做人必須心正、做官必須清正。領導干部不一定能“學為人師”,但必須“行為世范”。領導干部要以平和之心對待“名”,以知足之心對待“利”,以淡泊之心對待“位”,以敬畏之心對待“權”,以奮進之心對待“事”。要有如此之真心、赤心、誠心、責任心、事業(yè)心,就要力戒“十心”:
一要戒除浮漂之心,堅定信念、志存高遠。領導干部要潛心學習、傾心工作、靜心生活,抵得住誘惑,守得住清貧。要做到立信于人、立功于民、立德于世,始終保持理想不變、信念不失、宗旨不忘、傳統(tǒng)不丟,永葆黨員本色。
二要戒除狂妄之心,心存敬畏、遵紀守法。“心有敬畏,行有所止”,一個人有了敬畏之心,胸中才會有方向,行為才會有規(guī)范,才會自覺用法規(guī)、制度約束自己。
三要戒除官僚之心,親民愛民、心系百姓。官僚主義的實質是:隨心所欲、濫用權力。官僚主義的終極結果是:離心離德、形成腐敗。
四要戒除懈怠之心,警鐘長鳴、嚴格自律。有的領導干部不習慣廉政教育是組織保護,反感廉政教育;不懂得規(guī)章制度是法紀保護,不認識監(jiān)督制約是強制保護,回避監(jiān)督制約;不明白廉潔自律是自我保護,放棄廉潔自律。黨員干部掌權用權要時刻保持戒備心理,做到不義之財不取,不法之物不拿,不凈之地不去,不規(guī)之權不用。
五要戒除特權之心,堅持原則、秉公用權。領導干部要確立權力是責任、是服務、是信任、是考驗、是舞臺的觀念,決不能把權力當成地位、榮譽、主宰、支配、利益。要秉公用權,保證處事公道正派,當官不移公仆之志,用權不謀一己之利,處事不循庸俗之情。
六要戒除僥幸之心,防微杜漸、恪守小節(jié)。“若要人不知,除非己莫為”。不少人往往以“僥幸”開始,以“不幸”告終。領導干部要切記:非分之念不可生,非分之利不可求,非分之財不可取。一旦搞一次特權,就丟掉一份威信;謀一次私利,就失一份民心。
七要戒除貪欲之心,防意如城、知足常樂。常言道:欲壑難填。領導干部一旦利益熏心,就難免利令智昏,將黨紀國法置于腦后,腐化墮落,走上犯罪道路。只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、世界觀、權力觀等,常思貪欲之害,才能知足常樂,抵制住誘惑,始終使自己心態(tài)平和。
八要戒除功利之心,實事求是、襟懷坦白。黨員干部的政績觀應著重體現(xiàn)在社會價值上,體現(xiàn)在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上,體現(xiàn)在給廣大人民群眾謀利益上,體現(xiàn)在社會的全面進步上。
九要戒除奢靡之心,情趣健康、志趣高雅。領導干部生活不正派、情趣不健康,不僅對他本人很危險,極易滑向腐敗墮落的深淵,而且對一個單位或者一個地區(qū)也很危險。領導干部要管好自己的“嘴”,不大吃大喝;管好自己的“手”,不貪不占;管好自己的“腿”,不該去的地方堅決不去。
十要戒除平庸之心,務實高效、勤政有為。“官從何來,因事才設官;官何以顯,因做事才可以見。無事設官,則是混官;有官不做事,則形同虛設。”領導干部一定要堅持廉政與勤政的統(tǒng)一,科學干事、扎實干事、創(chuàng)新干事、團結干事、干凈干事。